座人最火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将进一步完善
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将进一步完善
【铝道】第十五届 工业自动化与标准化 2016智能制造基础共性技术与产品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召开。
会上,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标准与检测中心主任王春喜表示,中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但仍然面临着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加强、产品质量不高、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为了应对我国制造业 两头挤 的严峻形势,必须7、数字记时器: 1秒~99分钟要抢占技术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在智能机器人、3D打印制造等方面引领智能装备产业发展,在创新创意设计产业、制造服务业、智能制造基础保障产业等现代服务业中抢占制高点。<触及领域包括运输、航空、家居建筑、纺织品等等/p>
据介绍,工信部于2015年2月成立了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工作组,并于2015年12月29日和国标委联合发布《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标准指南》)。《标准指南》以聚集制造业优势领域、兼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出发点,按照 共性先立,急用先行 原则,主要面向跨领域、跨行业的系统集成类标准。
《标准指南》明确了建设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总体要求、建设思路、建设内容和组织实施方式。从生命周期、系统层级、智能功能等3个纬度建立了智能制造标济南试金电子液压万能实验机适用于金属(包括板材、棒材、管材、线材、箔等)、塑料、橡胶、电线电缆准体系系统架构。提出了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框架包括基础、安全、管理、检测评价、可靠性等5类基础共性标准和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服务、工业软件和大数据、工业互联等5类关键技术标准以及在不同行业的应用标准。
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工作组汇集四五十位全国各行业的专家,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作支撑,分别负责信息领域、装备领域和工业互联领域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目前,工作组正在编制《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解读》,预计今年6月份发布。
据了解,下一步标准化的工作重点:一是参考RAMI4.0标准映射,对智能制造系统架构进行细化,在智能制造体系架构中定位现有标准及缺失。二是研制智能制造专项基础共性标准,对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和应用NQI中智能制造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标准进行研究。三是开展智能制造专项基础应用标准项目和新模式项目应用标准研制,建立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以推进企业智能制造标准应用。四是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保证智能制造标准的跨地域跨领域利用在工业熔模铸造上的企业特点。
TLS10~30数显式弹簧拉压试验机TLS50~500数显式弹簧拉压试验机
TPJ-20弹簧疲劳试验机
TPJ-3弹簧疲劳试验机